关于开颅手术前后的护理知识

在患者的治疗之路上,家属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前期的病情诊断、病情理解、还是中期治疗方式的选择,或是之后漫长的患者生活照料过程,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生殖细胞肿瘤,手术虽然不是首选,但是混合型的也较大比例需要手术,放化疗几乎无法避免,但不少患者因病情进展或治疗失败后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障碍,日常活动和社会参与度受到限制,生活质量降低。

因此,脑瘤患者的日常护理成为很多患者家属关心的问题之一,关于脑瘤患者的日常护理他们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疑惑。如何精心有效护理脑瘤患者?以下精选了50个最常见的脑瘤护理问题为您解答。

Q:如何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

A:脑瘤患者手术前的心理往往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患脑瘤不得不接受手术,另一方面害怕手术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伤、甚至丧生;同时又害怕因手术造成剧烈的痛苦与不适感;关心预后情况,担心手术会留下后遗症,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从而丧失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成为家庭的负担。恐惧与焦虑的心理变化对脑瘤患者手术很不利,作为患者家属要多做情感疏导。手术前一夜应注意患者的情绪,予以适当的心理安慰。如病情许可,可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安眠药,保证充足睡眠。

Q:患者住院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A:脑瘤患者有癫痫病史的禁止使用口腔测量温度。有精神症状的患者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需由家属陪伴。患者不可单独外出,需要做特殊检查(如CT、超声波、脑电图及各种造影)医院工作人员或家属陪同前往

Q:手术期间的饮食应该如何安排?

A:脑瘤术前尽可能补充各种营养物质,术前12小时禁食水。术后第一天神志清楚无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时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循序渐进的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增加营养的摄人。

Q:术后患者应采取何种卧位?

A:全麻患者在麻醉未醒之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当麻醉清醒后,患者血压平稳可根据医嘱将头部抬高15-30°左右,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Q:患者术后吸氧的好处?

A:开颅手术后,颅内血液循环变差,引起脑缺氧。脑循环完全恢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吸氧的主要目的是缓解颅内缺氧症状,减轻脑水肿。在此期间给予患者低流量氧气吸入2-4L/分,对患者很有帮助。

Q:颅内压高的脑瘤患者在输甘露醇时为什么要快速输入?

A:甘露醇作为小的晶体,只有快速进入血液循环才能在血液内形成一个高张环境,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增加血脑之间的渗透压差,使脑组织水分移向血液循环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如缓慢输入,血浆渗透压不能明显提高,无明显组织脱水、降颅压作用。

Q:术后躁动患者为保证安全应如何护理?

A:正确使用保护性约束,约束带应采用棉质织物制作,不同的部位给予不同长度与宽度的约束带,接触皮肤部位应附有棉垫。约束松紧度以能伸入两指为宜,并定时(1小时为宜)松解按摩1次,密切观察约束处皮肤状况及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并将各种管路固定于双手触及不到的地方,以免患者自行拔除。患者平静或入睡后应及时予以解除,并加强看护。

Q:患者术后在饮食上应注意的问题?

A: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从而增加患者机体免疫力。

Q:患者术后如何预防双下肢静脉血栓?

A:术后及时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可给予应用患者抗血栓弹力袜、肢体功能锻炼和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系统来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医用抗血栓弹力袜

Q: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A:告知患者及家属脑室外引流管的重要性,必要时给予患者保护性约束,防止管路滑脱;患者翻身时头部尽量不要抬起,以免引流管滑脱。引流管处于开放状态时患者不可坐起、站立,以免引流量过多发生危险;家属和患者不可私自触碰引流管开关;引流切口处皮肤瘙痒,叮嘱患者不能用手抓、挠,以免导致引流管脱出或感染。家属不能随意调整引流位置,引流袋内液体应由医生处理以免发生意外和感染

Q:术后脑室引流管何时拔除为宜?

A:脑室引流管拔除前应遵照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h-48h,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以及脑脊液情况,医生根据病情予以拔除。

Q:术后出现面瘫,应注意什么?

A:面瘫患者进食时应注意防止口腔黏膜损伤,进食后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面瘫患者由于面部神经营养不良易出现疱疹,可遵照医嘱给予神经营养药及红霉素药膏应用预防感染。

Q:患者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时,应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A:术后出现面瘫或眼睑闭合不全时,患者不仅生活不便,还会因自我形象紊乱而产生自卑心理,及时向患者解释出现面瘫的原因,做好心理疏导。

Q:患者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时,应如何做好眼部护理?

A: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角膜护理。轻者每日遵照医嘱滴眼药水、涂抹眼药膏或戴眼罩保护角膜。中度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2次保持眼部清洁,遵照医嘱给予眼部药物治疗,并用油纱布覆盖患眼,防止角膜溃疡和感染。严重者给予眼睑缝合。指导患者进行睁、闭眼动作训练和眼眶周围上下睑软组织按摩,促进眼轮匝肌的功能康复。

Q:术后患者肺部护理的注意事项?

A:当患者咳嗽反射减弱造成排痰能力下降时,可加强翻身叩背吸痰,预防肺部并发症。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叩背的手法如下:手掌拱起,使掌心凹陷,从下往上,从里往外;叩击时要有力度,以帮助患者肺部活动、促进排痰。根据肺部情况进行雾化吸入,帮助稀释、湿化痰液,并结合叩背等方法使患者排除更多痰液。

Q: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应怎样护理?

A:呼吸道感染的护理重点是积极控制感染:急性期应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除积极的抗菌药物治疗外,促进排痰也是呼吸道感染护理的重要环节;保持良好的家庭卫生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机体抵抗力。

Q: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应如何护理?

A:观察患者的吞咽功能,初期应由医务人员给予第一口水,注意有无呛咳;如无呛咳,则可进一步遵照医嘱进食。根据患者吞咽功能,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饮食。食物由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食以及普食。进食时取半坐卧位,应尽量选择健康侧进食防止呛咳。动作要缓慢,防止误吸。如患者持续呛咳应遵照医嘱留置胃管鼻饲饮食。饭后协助患者漱口或给予口腔护理,防止食物残渣引起的窒息。

Q:患者进食障碍需要鼻饲的患者如何配置营养餐?

A:长期卧床的鼻饲患者,营养状况较差,需要留置胃管鼻饲高营养易消化饮食,比如小米汤、藕粉糊、碎菜粥、果泥等。鼻饲温度适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胃黏膜。

Q:患者术后进食障碍者如何控制鼻饲量?

A:每天制定间隔的时间,少量多餐。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ml,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全天总量,鼻饲时应匀速灌注。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安置好。

Q:患者鼻饲食物适宜的温度?

A:持续灌注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食物过热易损伤胃粘膜;食物过冷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一般鼻饲温度以35℃左右为宜。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并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

Q:术后患者行腰椎穿刺术后的注意事项?

A:腰椎穿刺的点一般位于腰4-5或者腰5骶1的椎间隙,腰大池部位,腰椎穿刺术后,应去枕平卧休息4~6小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防止腰穿后低压性头痛,叮嘱患者可适当饮水。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Q:患者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的注意事项?

A: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后应去枕平卧休息4~6小时;注意保持引流系统无菌密闭状态,防止引流管打折、受压、屈曲;放置位置适宜,便于患者翻身活动,远离肛门减少感染机会;定时开窗通风,减少探视人数;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调节引流袋的高度及位置;当需要搬动患者时,应通知医生夹闭引流管并妥善固定,待患者安置后应由医生固定、开放引流管;对精神症状、躁动等欠缺合作患者,应给予有效的保护性约束,防止管路滑脱。

Q: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应注意什么?

A:①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屈曲、堵塞。

②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进行消毒,防止逆行性感染。

③鼓励患者多饮水

④拔管前应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训练膀胱反射功能,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Q:患者手术后多久可以拔除尿管?

A:术后应尽早拔除尿管,避免尿管对尿道长时间的刺激,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同时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防止泌尿道感染。根据病情可在术后1-3天内拔除尿管,如患者尿失禁,为防止尿液浸渍皮肤可使用接尿器等辅助用品。

Q:留置尿管的患者拔除尿管前的注意事项?

A:每日定时夹闭,每隔2-3小时开放尿管1次,锻炼膀胱的充盈和排空,促使膀胱张力恢复。如果发现患者寒战、冷汗、血压升高等现象,应考虑是否有便意并开放尿管。在开放尿管时叮嘱患者做排尿动作,按时训练直至拔管后能自行排尿。一旦开始排尿,需密切观察并测试残余尿量。

Q:患者术后便秘,应如何处理?

A:术后避免用力排便,以防止颅内压增高,诱发颅内出血。多吃富含粗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多饮水;对三天以上无排便的正常饮食患者,可使用缓泻剂帮助粪便的排出。

Q:术后多长时间伤口能够愈合?

A:由于头部血液供应非常丰富,一般伤口5天可愈合,6-7天可拆线。对于多次手术切口,拆线时间可延长到9天以上。

Q:术后拆线后可以立刻就佩戴假发吗?

A:佩戴假发后头皮新陈代谢加快,分泌出较多的油脂和汗液影响伤口的愈合。对于刚拆线的手术伤口应尽量暴露,不要遮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Q:手术过后多久可以洗头?

A:脑瘤术后三周头部切口即可完全愈合,可进行头部清洗。在清洗时尽量采取温水冲洗,可选用婴儿的洗发液或免洗液使用,还应注意避免用手挠抓切口。

Q:患者术后出院多久可以洗澡?

A:脑瘤术后半个月或一个月,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洗澡方式。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适用于淋浴和盆浴。室温及水温均不宜过高,防止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脑缺血进而产生眩晕。浴室温度保持在24℃-26℃之间,盆浴水温以40-43℃为宜。沐浴时间不宜过长,沐浴时家属应注意贴身照顾,以防患者发生意外。

Q:什么是褥疮?

A:褥疮又称压疮或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营养不良或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外力压迫,组织缺血缺氧、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皮肤功能失常、产生溃烂和组织坏死的现象。

Q:发生褥疮后应该怎样进行护理?

A:定时翻身减压、良好的体位对于褥疮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定期评估;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过于干燥。保持皮肤良好的血液循环,改进组织缺氧状态;防止或减少失禁对皮肤周围的浸渍;使用减压用具或用品;坐位时避免身体抬高大于45度;禁止卧于患处,受压局部应悬空。创面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物理或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适当营养支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和进组织修复。

Q:长期卧床患者如何避免出现褥疮?

A:人的皮肤不断分泌油脂和汗液,若不及时清洗,会对皮肤创面产生刺激并增加感染机会,因而患者的皮肤护理应格外引起注意。每天早晚应全身擦洗两次,保持皮肤清洁。大小便后应及时给予温水擦洗;加强营养,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适当进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增强身体抵抗力。局部褥疮严重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

Q: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怎样进行皮肤护理?

A:尽量要做到五勤:

①勤翻身:协助卧床患者翻身1-2小时/次,以减轻对受压部位的固定压迫,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损伤皮肤。翻身后应在身体着力点或骨隆突处使用减压用具或用品,减轻突出部位的压迫。

②勤擦洗: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浸渍皮肤和伤口。定时用热毛巾擦身,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③勤按摩:翻身前后应注意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压迫部位给予适度按摩,头枕部、耳廓、外踝、双足跟等褥疮好发部位应重点护理。按摩力度以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为宜,肩部按摩要轻柔。

④勤整理:床褥保持干净、平整,不能有硬物、渣屑,皱折等。

⑤勤更换: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被褥和衣裤。

Q:偏瘫的患者如何进行床上擦浴? 

A:床上擦浴适用于术后长期卧床,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床上擦浴的步骤如下:先清洗头面部和颈部,尤其注意眼眦及耳部的清洁。依次擦洗胸腹、背部、四肢及会阴部。擦洗动作应迅速轻柔,注意皮肤皱褶处的擦洗。根据情况及时调节水温,避免暴露过久,以防患者着凉。擦洗时注意观察皮肤情况有无异常。擦洗完毕,及时给患者换上干净衣服并修剪指(趾)甲。切忌饭后立刻沐浴,以免妨碍食物消化吸收或因翻动患者引起呕吐等不适。

Q:如何帮助偏瘫患者进行床上翻身?

A:翻身时应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平整,被体液污染的床褥要及时更换。对于肢体活动障碍、瘫痪或昏迷患者,每2-3小时给予或协助翻身1次。翻身时,将双手置于患者肩下和臀下,抬起患者并挪动位置,切不可用拖、拉、拽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Q:如何避免脑瘤偏瘫患者发生烫伤?

A:偏瘫或肢体功能活动不好的患者末梢循环差,冷热觉较不敏感。家属在给患者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措施时,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一般低于50℃),以免发生烫伤。

Q:术后患者恢复期心理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A:树立患者恢复期信心,以举例、引导等方式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精神因素引发的病情变化。

Q:术后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应如何心理护理?

A: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切除肿瘤后其相应控制情感或精神的区域受到损害。患者多表现为躁狂型和幻觉型精神症状,如躁动、胡言乱语、幻听幻视等。应充分给予心理疏导,不要嘲笑激惹患者。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理解并同情患者感受,共同分析恐惧产生的原因,尽可能消除相关因素,以减轻其恐惧和焦虑心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患者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Q:患者抑郁症应怎样护理?

A:抑郁症患者自卑心理较强,对一切事物均悲观失望,缺乏信心甚至绝望。心理护理时家属应耐心细致的与患者接触交谈,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经常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困惑之处要加以说服解释,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Q: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呼吸道护理?

A: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患者无论取何种卧位时都要使其头面部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窒息。每次给予患者翻身或变换体位时,轻叩患者背部,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Q:术后骨瓣缺失的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些什么?

A:有些脑瘤患者术后由于脑水肿情况较重,为保证手术安全。在切除肿瘤后,颅骨不能立即复位,造成术后颅骨缺失,对于颅骨存在缺损的这种患者术后要注意局部保护,睡眠中尽量避免颅骨缺失处受压,外出时要戴帽子,尽量少去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以防发生意外。

Q:术后肢体活动受限,是否还能恢复?

A:肢体功能锻炼对于脑瘤术后肢体活动受限的患者有积极意义,如果坚持康复锻炼,肢体活动一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对于脑功能区损伤严重的患者,功能锻炼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Q:脑瘤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出院后应该先选择康复治疗还是放化疗?

A:术后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短期内恢复困难的高级别脑瘤患者,建议先行放疗或化疗。术后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能,短期内恢复的低级别脑瘤患者,建议先行康复治疗。具体先康复还是先放疗或化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由临床医生决定。

Q:患者出院都有哪些需注意的?

A:脑瘤患者出院后如出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肢体肌力下降等症状请及时到门、急诊就医,以防延误病情。若术后恢复较好,出院后一、两周可进行放疗或化疗。出院后应定时定量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加减药量(尤其服用激素及抗癫痫药物,以防诱发癫痫)。服用抗癫痫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药浓度。合理饮食,吃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食刺激性强的饮食,如:辣椒、咖啡等,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可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以利于身体尽快康复。应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请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加减衣服,以防引起感冒。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要进行功能锻炼。请保持心情舒畅,不可过度着急、生气、忧郁、兴奋等,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Q:患者家庭护理都包括哪些?

A:脑瘤家庭护理中,根据病情恢复的程度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肢体功能锻炼,可以让患者适度的工作。偏瘫患者卧床期间,家属可协助做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病情康复后可鼓励患者做主动活动,如站立练习。开始在家属搀扶下或用具帮助下站立,如背靠墙站立训练、拄拐杖训练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椅转移练习、登台阶练习以改善下肢肌力。随着肢体功能的不断改善,从开始依靠站立,逐渐过渡独立站立直至步行。患侧上肢主要进行各关节的主动练习,加强掌指关节活动以及与拇指的对指练习,以促进手功能的顺利康复。肢体乏力的患者盼望获得独立生活,家属应引导患者练习各种捏握方法,进而学习使用梳子等生活用品,练习自己洗脸、洗澡、进食等,使患者获得情感及行为生活的满足。

Q:患者在家出现发热后应该进行哪些简单处理呢?

A:适当饮水,并把体温控制在38℃以下,如患者体温超过38℃,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降温措施,可在大动脉或腋窝、腹股沟、腘窝处等用酒精或温水擦浴,也可头部放置冰帽、冰枕等,必要时也可口服退热药物。如果患者体温持续上升或无明显缓解,医院就诊。

Q:患者出院后还能正常工作吗?

A:患者出院后根据病情和体力的恢复情况,可让患者从事一些简单、轻松、适度的工作。避免长期卧床。对于体质较弱或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可以参加一些功能锻炼等活动。家属也可协助患者做肢体被动功能锻炼,并引导患者练习各种捏握的方法,从学习使用梳子等生活工具开始,练习自己洗脸、洗澡、进食水等。这样会使患者获得归属和感情上的满足、以及生活自理的满足感。

Q:晚期患者应采用肠内营养还是静脉营养?

A:脑瘤患者晚期经常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症状,所以需要加强营养支持。由于患者自主进食存在较大的困难,如果患者不存在消化道出血、颅内压高导致的频繁呕吐等症状,仍建议采用肠内营养。

Q: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区别?

A:①肠内营养是通过口服、鼻饲进入胃肠道消化吸收来补充营养。而肠外营养则是通过静脉输入血液循环来补充营养。

②肠内营养长期使用可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体质、改善各项生理机能。肠外营养长期使用可导致胃肠道功能衰退,引起各项生理机能的紊乱。

③肠内营养较全面、均衡。肠外营养较单一。

④肠内营养可长期、连续使用。肠外营养则是在短期内使用。

⑤肠内营养并发症少、相对安全。肠外营养并发症高。

⑥肠内营养的经济费用低。肠外营养的经济费用高。

Q:患者晚期进行肠内营养的优势?

A:①提供安全均衡的各种营养素和微量元素,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

②直接营养和保护胃肠道粘膜,预防细菌移位,有效维护消化系统正常生理功能。

③促进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④降低高分解代谢,改善氮平衡。

⑤治疗费用更经济。

Q:如何科学的面对复发?

A:脑瘤对生命威胁大,而手术本身对患者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患者常被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及疾病预后等问题所困扰。应鼓励患者珍惜生命,正确对待疾病,树立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肿瘤复发的患者来说,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Q:晚期患者临终护理的意义?

A:脑脑瘤患者的临终护理的是为晚期患者提供控制症状、减轻痛苦、奉献爱心的过程。在临终前给予患者应有的护理和必要的治疗,帮助患者度过临终前的生命历程,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减轻痛苦,缓和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生权力,使患者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心灵慰藉和满足。

来自网络,仅供家属参考学习,不妥可联系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iann.com/nlzz/9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